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 >
多一些华为们的“耿直”,就会少一点陈春花们的“滤镜”
发布时间:2022-08-06 07:40

 中国有句老话,打铁还需自身硬

 
  8月3日,陈春花发文回应了华为声明及学历造假。随后,北京大学发布声明,称收到陈春花老师的辞职申请,学校按程序终止其聘用合同。
 
  纵观整个事件,或许可以让我们不只停留在“一看而过”的热闹,还可以有一些思考。比如一个业界叱咤风云多年的人,为何会“栽跟头”;再比如华为的声明有何社会意义。
 
  陈春花大概想不到,2017年她在公众号上发表的文章《与任正非先生:围炉日话》,几年后竟然将她送上了风口浪尖。不少人眼里的“华为军师”,结果却被对方直言“无任何关系”。
 
  中国有句老话,打铁还需自身硬。自身没有罅隙,任他人怎样质疑,也只能止步于质疑。甚至,很多人还能在质疑中化危为机,收获更多的赞赏和更好的口碑。
 
  7月初,当华为不加修饰地表示“与陈春花教授无任何关系”时,有人认为华为的做法不够体面。毕竟一个是知名企业,一个是专家学者,原本可以好好沟通,得一个双赢的结果,没必要弄得彼此尴尬。但或许,华为的断然割席,不仅是与陈春花划清界限,更是为了从根本上堵住一些营销号的嘴。
 
 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陈春花也是那些营销号的受害者,毕竟一些根据她文章加工后的夸张网文,让本意可能是对任正非的“钦佩和折服”,完全变了味。虽然她也已“打假维权”,但效果甚微,还是“损害了相关企业的商誉”。
 
  如今看来,或许我们更需要像华为这样不留情面的“耿直”。如果不是这样,就难以看到滤镜之下陈春花的真实一面,还会误以为陈春花和华为的关系非比寻常,更难以去质疑她那个没有被认证的博士学位。而陈春花也可能会继续带着这种误解,行走江湖。
 
  也正是华为的直截了当,让陈春花的权威性打了折扣,进而引发了大众对其学历的质疑。正如前段时间,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质疑华大基因副董事长尹烨一样,权威的否认是一种巨大的能量,一定程度上启发了人们对陈春花的重新审视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社会多一些华为们的“耿直”,就会少一些陈春花们的“滤镜”,就能看到更真实的世界,就不会轻易被误导被蒙蔽。
 
  一个正常的社会,应该有敢于挑战权威的力量,权威也应有应对挑战的能力。对陈春花的审视或许只是一个开始,随着社会不断发展,信息越来越透明公开,大众的知识面也越来越广,那些曾经被修饰被遮掩的,终究藏不住,那些夸张的虚构的,必定经不起审视。而跟上时代的最好办法,是坦然面对自己,勇敢面对大众。
 
  我们并非否定陈春花的能力,而是更认可凭实力说话,更希望无论企业或高校在聘用时,更注重真才实学,而非一个无处附着、经不起审视的虚名。



【相关阅读】